2019-04-12 10:04 攜號轉網
那么,攜號轉網對于運營商而言,其痛點、難點在哪里?該如何應對呢?
攜號轉網的難點與痛點在哪里?
從技術角度看,攜號轉網主要存在四個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一是號碼分析以及相應系統(tǒng)的改造。不同的號碼分析結果,對應不同的系統(tǒng)處理方式,也就送往不同的目的地。舉例來說,如果中國移動139開頭的A號碼,撥打138開頭的B號碼,那就會分析為還是中國移動的號碼,按運營商內部呼叫的流程處理。如果撥打185開頭的聯(lián)通號碼,則會分析為它網號碼,會路由到關口局,然后送到聯(lián)通那邊,最終完成電話接續(xù)。如果實施號碼攜帶則難度加大了。139開頭的A,撥打138開頭的B。B是辦理了號碼攜帶的用戶,號碼雖然是138開頭,但不能按中國移動內部呼叫的流程處理,否則就會送錯了目的地。中國移動的核心網系統(tǒng),必須對B號碼進行特事特辦,單獨處理。即使系統(tǒng)容量滿足,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號碼分析的效率,增加呼叫建立的等待時間。此外,這類號碼不斷增加,每增加一個,系統(tǒng)上就要配置新增一個,會帶來很大的維護工作量。
二是用戶層面的困惑。如果某位A運營商的用戶,給朋友打電話,A看對方號段,以為是同一運營商號段,每分鐘1元,但實際上,這個朋友已轉網,這個資費應該是每分鐘2元。那么,就會引起主叫用戶的投訴和不滿。
三是加大故障處理的難度與流程的復雜度。因為運營商在處理故障時,無法再像之前一樣,通過號段來迅速判斷投訴者的用戶屬性。不同的用戶屬性,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故障處理流程和思路。
四是業(yè)務辦理失敗等投訴可能增加。例如發(fā)短信驗證碼或業(yè)務碼,不同的運營商,發(fā)送方式不一樣,服務提供商才不會智能判斷你是不是號碼攜帶用戶,只會簡單地按照號段進行判斷。這樣的話,你很多業(yè)務就容易辦理失敗,或者出現(xiàn)異常。
運營商如何應對攜號轉網
運營商應對攜號轉網,主要是技術層面和市場層面。
從技術角度看,運營商需要考慮攜號轉網由此帶來的客戶、業(yè)務、后臺流程等方面的改變,綜合各種可能發(fā)生的場景,開展對系統(tǒng)的改造和升級,這需要運營商加大投資和成本的開支。短期可能由于攜號轉網會帶來一些問題,長期來看,這些問題在國外都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。
從市場層面看,需要區(qū)別運營商在市場所處于的不同地位,來決定如何實施競爭策略。
對于主導運營商而言,具體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取決于運營商自身的政策與資源能力。攜號轉網的1-3年是弱勢運營商的機會窗口,但是3-5年,主導運營商的份額會出現(xiàn)一個回暖的態(tài)勢。攜號轉網受到具體的操作政策以及營銷策略的影響大,攜號轉網客戶從全球看,波動很大,最低的是占用戶總量的1%,最高能達到20%。也就是說,在國內,政策最理想的情況下將會大約有2.6億左右的攜號轉網客戶,這對電信和聯(lián)通是一個巨大的機會。但是,攜號轉網也會將運營商的注意力關注到競爭對手用戶上,由此可能導致激烈的價格戰(zhàn)。以香港市場為例:攜號轉網實施后,CSL的資費下降了50%-70%,SMARTONE資費下降了40%-50%。進一步也可能導致整體行業(yè)利潤會受到一定的影響。以韓國市場為例:2003-2007年,韓國三大運營商營運利潤下降了28%。同時,攜號轉網也有可能帶來固定電話用戶的進一步流失,這是一個附加效應。
對于弱勢運營商而言,攜號轉網是一個提升用戶發(fā)展規(guī)模、改善客戶結構、重塑公司品牌的一個契機。
當然,具體攜號轉網誰是贏家誰是輸家,還是取決于各家運營商的綜合競爭力以及為客戶創(chuàng)造價值的能力。只有真正將客戶的利益置于一切的首位,才能長久的保有客戶。